文章详情

喝白酒作用,关于饮用白酒的好处

04-18     浏览量:28

  毋庸置疑,目前很多人在平常吃饭或者是在社交场合上都会喝一点白酒,喝酒虽然尽兴,可控制好量是关键。喝酒太多的危害大家都不言而喻,国家关于白酒的食品标签明确要求白酒生产厂家需要在上面标示“过量饮酒有害健康”的字眼,当然除此之外也可同时标示其他警示语,这种“仁义”的标示要求是烟酒类食品标签的一大特色,那喝白酒的作用有哪些呢?

  喝白酒有哪些作用

  1、开胃消食

  在进餐的同时,饮用少量的白酒,能够增进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适当饮用白酒有保护肠胃功效。除此之外,白酒也是很好的烹饪调味品,有很好的去腥、除腻、消苦、减酸、增香等效果。

  2、活血提神

  庸庸碌碌的凡尘生活需要不断注入新鲜,活力。这是生活快乐前进的一股重要力量。就像汽车加汽油一般重要。人有了良好的精神,才可能有较高的生活质量。萎靡不振,永远不可能拥有精彩纷呈的壮丽人生。

  3、消除疲劳和紧张

  少量饮用白酒,通过酒精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的作用,起到缓解疲惫,松弛神经的功效。白酒能够刺激血液循环,饮用者的身心会处于比较松弛的状态,少量饮用后会倍感轻松。

  4、舒筋活血

  白酒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淤的功效。这一功效早已在我国民间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跌打损伤后,人们常习惯用白酒来按摩患处,能舒筋活血,消除疼痛。对于某些由于寒、湿所导致的关节疼痛患者,可以用白酒对关节进行揉搓,疗效甚佳。如果手脚因为长途行走或劳动摩擦起泡,临睡前可以把白酒涂于患处,次日晨可去泡。

  白酒的饮用温度

  不同的温度会影响白酒香味成分的挥发以及酒液在口腔中的扩散速度,所以白酒应该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饮用,让其口感更佳。温度是影响白酒风味口感的重要因素,过高会破坏酒液滋味的协调,过低会抑制酒液香味的散发。

  不同的温度,会影响白酒香味成分的挥发,以及酒液在口腔中的扩散速度,势必会对白酒的风味和口感产生影响。味觉在21℃-31℃更为灵敏,低温会使舌头麻痹,高温会使舌头产生痛感。人们对于味道的感知与温度大有关系,如甜味在37℃时最能品味出来,苦味则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弱等。

  当温度高于35℃时,大脑优先处理“烫”的信息,对其他味感的体会减小。在15℃-35℃之间,所感受的甜苦鲜味会更加明显。白酒中含有上千种微量物质,温度对其口感及风味的影响是巨大的,白酒的品饮温度应该介于21℃-35℃之间。白酒进行感官评定的时候,酒液的温度是介于18℃-25℃之间。在18℃-35℃之间,白酒的风味即口感是较好的。平时品尝白酒在18℃-25℃之间为好,冬季则可以适当加热,以不超过25℃为宜。

  怎么喝白酒

  饮酒要慢斟缓饮,酒食并用,适量而为,意到为止。朋友聚会、职场应酬都免不了要喝点酒。酒有裨益,但也滋害。因为“少饮如蜜,醉饮似毒”“会喝酒,能治病;不会饮,要人命”“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

  品酒均以慢饮为好,古有“饮必小咽”的说法。饮酒不宜狂饮,因为速饮伤肺,肺为五脏华盖,伤则气短胸闷;速饮伤胃,因为胃受到酒精的强烈刺激,会造成急性胃炎;速饮伤肝,因肝脏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酒精刺激,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速饮伤肾,因为酒精到达肾后,给肾脏强烈刺激。如此一来,脏腑受到损害,尤其是在人体剧烈运动以后,全身度疲乏,此时饮酒易导致脑溢血的发生。所以饮酒要适量、适度。

  葡萄酒偏寒是谬论,所有的酒都是热性的

  红酒在文章中成了被攻击的对象,理由是“红酒即葡萄酒的原料偏寒性,酿出的酒也偏寒”,这也明显是错误的说法。首先,中医食疗学里的葡萄是平性而非寒性;其次,无论制酒的原料是谷物还是果实及其原来食性如何,酿成酒后就都变成热性的了。所以清代医家章穆直言“凡酒皆热”,“天下未有性凉之酒”。王孟英也说,无论米酒、葡萄酒还是烧酒(即白酒)在食性上只有程度差异而无性质相左:“酒性皆热,而烧酒更烈。”

  另外,喜欢《红楼梦》的人有可能会记得宝姐姐劝宝弟弟的话,说喝冷酒写字会手抖。事实上,除了祭祀敬神和入药治病,起码在唐代之前,国人饮酒都是冷着喝。《周礼·天官冢宰·食医》条和《礼记·内则》里都有“饮齐(剂)视冬时”之说,这里的“饮”即指米酒,“视冬时”就是说酒的温度要像冬天那样冷才好喝;《楚辞·招魂》和《楚辞·大招》篇中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和“清馨冻饮,不啜役只”的记述,也是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因为酒性热,冷着喝可矫正其部分燥烈之性,正好适宜于多数人饮用。

  中国有句老话:“无酒不成席”,这就说明了酒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我们常常能在酒桌上听到身边人善意的提醒:“少喝一点”、“能不喝就不喝”……

相关推荐